首页 工作总结文章正文

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

工作总结 2023年03月19日 21:35 10 cndao

友提问:

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

优质回答:

成语“纸上谈兵”字面意思是在纸面上谈论用兵打仗策略,后来就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。那你知道这个成语所说的主人公是谁吗?他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?今天小城生活网的小编就给各位讲解一下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?

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1

纸上谈兵的主人公赵括是赵国大将赵奢之子,自幼熟读兵书,年少轻狂,但缺乏战场经验,不懂得灵活应变。

公元前262年,秦、赵两国交战,打到长平。赵国的将领是廉颇,廉颇命士兵们增高堡垒、加深壕沟、死守阵地,跟远来的秦军长期对峙。秦军远道而来,并屡次三番地向挑战,赵军说什么也不肯迎战。

过了不久,赵国朝堂议论纷纷,认为大将军廉颇年岁太大,应派遣年轻力壮的赵括去,战事就不至于拖沓这么久。赵王便派人去催廉颇开仗,廉颇不听,仍旧坚守阵地,且一连坚持数载,于是赵王便召来赵括。

廉颇

赵王文赵括能否大败秦军,赵括十分自信地说:“秦军将领若是白起,那还另当别论,如果来的是别人,他不是我的对手。”赵王很高兴,当即任命赵括为将军,去替换廉颇。各位网友也许会问:“白起”是何许人也?他可不是网游《恋与制作人》中的“白起”,这个秦将白起可是一个“大Boss”。

白起率秦军与韩魏联军交战时,斩获韩魏首级二十四万,俘获了大将公孙喜,攻陷五座城池;次年,领兵攻陷魏国,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;华阳之战,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,斩首十三万······威名远扬,所以说连目中无人的赵括都有些后怕。

白起

公元前260年,赵括带领数万兵马,声势浩荡,准备迎头进击秦军。秦王得知廉颇被换下,马上派大Boss白起去指挥军队。赵括可真倒霉,怕什么来什么。白起布置了埋伏,故意打了几场败仗,将赵括的军队引了出来,切断了赵军后路。赵括的军队成了孤军,在原地守了一月有余,内无粮草,外无援兵,孤立无援。

赵孝文王

最后,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,斩下首级。白起命人挑着赵括的首级命赵军投降,赵军一看主将被杀,再加上许久为吃饭,无力迎战,立即就投降了。

不过小编认为赵括也并不是真的无能,既然赵括换下了廉颇,那秦国又何必派大Boss白起呢?赵军孤立无援还能坚守一个多月,也足以见得赵括在军中的威信。赵括年轻气盛,长平一战,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领兵打仗,新起之秀经验不足罢了。

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2

成语纸上谈兵讲述的是赵括的故事。成语出自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比喻空谈理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

赵括是赵国大将赵奢之子,自幼熟读兵书,年少轻狂,但缺乏战场经验,不懂得灵活应变。有一次,秦国将领白起率百万雄兵讨伐赵国。赵网命大将廉颇率四十万大军在长平阻击秦军。廉颇知道秦军粮草运输困难,便派赵括凭险固守,以让秦兵不战自退。两军在长平相峙许久,白起眼看粮草接济不上,急得六神无主。有将士献计让他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,说秦军根本不怕廉颇,最怕的是赵括。赵王上当受骗,派赵括替代了廉颇。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,但赵王坚持。赵括到了前线,改变了作战方案,用书上所学的理论与秦军展开正面交锋,结果中了秦军的埋伏,四十余万赵军全部被歼灭,他自己也中箭身亡。

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3

【纸上谈兵】主人公:赵括

【纸上谈兵】出处:

出自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记载: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,年轻时学兵法,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。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,在长平之战中。只知道根据兵书办,不知道变通,结果被秦军大败。

【纸上谈兵】典故:

战国时期,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,大败入侵的秦军,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。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,从小熟读兵书,张口爱谈军事,别人往往说不过他,因此很骄做,自以为天下无敌。

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,赵奢不能驳倒(他)。但是(赵奢)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,很替他担忧,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,并且说:“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、如果用他为将,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。”

果然,公元前259年,秦军又来犯,赵军在长平(今山西高平县附近)坚持抗敌,那时赵奢已经去世。廉颇负责指挥全军,他年纪虽高,打仗仍然很有办法,使得秦军无法取胜。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,就施行了反间计,派人到赵国散布“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”的话。

赵王上当受骗,派赵括替代了廉颇,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,死搬兵书上的条文,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,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,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。


工艺快讯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川ICP备66666666号 Z-BlogPHP强力驱动